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本地动态 / 机关党建
驻村工作队:移风易俗入民心 文明乡风促振兴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驻村工作队 发布时间:2023-08-01 08:12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新中村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实施进行了一系列举措和实践,以内外兼修的方式形成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乡风。

 

一、队伍制度焕发文明乡风新动力

为引领村民革除陈规陋习,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近三年,新中村共开展10余次婚丧嫁娶倡议会,形成了“婚丧新办简办”的良好文明风尚。2018年以来,新中村先后成立了“一约四会”组织,结合广大村民意见,将节俭操办婚丧嫁娶、人居环境保护写入村规民约,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和威望高的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号召支部党员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分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村民们争做新时代文明新风的引领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小积分撬动文明乡风大行动

为激励村民主动改善人居环境,摒弃不良生活习惯,2020年,新中村成立了以废旧物品兑换积分和生活用品的爱心超市。村民可以通过收集到的烟蒂、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来兑换积分,并根据积分和需求选择毛巾、雨伞、香皂、脸盆等生活用品。除此之外,爱心超市还设有爱心捐款墙,将村民们捐赠的3100元用于日常经营。截至目前,新中村共开展300余次积分兑换活动,集中处理了10公斤烟蒂,30公斤废旧电池,25公斤农药瓶。爱心超市的成功运营,不仅激励村民们形成了勤俭节约的文明乡风,有效保护了村庄环境,还提高了群众共同参与村容村貌整治的主动性,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群众基础。

 

三、榜样引领选树文明乡风好典型

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村风民风,让文明乡风滋润新中大地,新中村广泛征集各行业优秀模范代表先进事迹,积极开展并申报镇级“蓉城好儿女”“文明家庭”“优秀村民组长”,县级“好家风、好家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近年来,新中村共有36位村民分别获得以上荣誉。此外,村党总支书记杨桂在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了“领雁”作用,舍小家、为大家,先后获得了“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奋斗者”“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新中村不断深化各类文明乡风实践活动,以模范榜样引领广大村民自觉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共同打造“和美新中”。

 

四、新办简办推动移风易俗见实效

为摒除互相攀比、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文明风气,近年来,新中村充分发挥“四会”作用,安排成员通过电话沟通、上门劝导等方式,控制宴席桌数和档次,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用身边人、身边事感化带动身边村民。2020年,为进一步倡导文明祭扫行为,新中村巧用十二生肖属相含义,在青龙山上建设了十二生肖集中焚烧池,做到既完善了大龟山公墓基础设施建设,又统筹推进了文明祭扫、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工作,让村民切身体会到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便利性,使移风易俗“入心”更“入行”。

五、暑期托管拓展文明乡风新实践

为关爱农村留守学龄儿童,压实防溺水工作,解决学龄儿童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今年73日,新中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活动阵地,开展为期30天的“暑假爱心托管、关爱留守学龄儿童”托管活动。新中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邀请了1名青阳县实验小学教师、3名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精心设置了课业辅导、红色教育、科普知识、手工制作、文化艺术等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假期托管服务。新中村开办了全县第一个暑期托管班,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和支持,还引来了周边2个村的2位学龄儿童。新中村暑期托管班让学龄儿童有了新“趣”处,更让他们从小体会了文明乡风的益处。

乡风淳、则乡村兴。接下来,新中村将继续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以内塑村民道德修养,外树村庄优美环境的方式,让文明乡风吹开“和美新中”的大美画卷。

主办单位 :中共池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池州市监察委员会 皖ICP备14011161号-1 站点地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市委大楼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01号

手机版

微信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