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申报政策资金不仅要提供营业执照、环评、能评等材料,还要重复填报营收、税收等经济数据,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真的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池州经开区一家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微小变化既是该区优化企业服务的生动写照,更是该区纪检监察工委以“小切口”监督呵护营商环境的现实成果。
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近期,该区纪检监察工委通过企业评服务、基层廉情监督员反馈等途径,发现园区企业申报政策资金存在对接部门多、材料重复、流程较长等问题,企业对此有一定怨言,希望早日调整有关规定。针对企业“急难愁盼”,该委将此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以“解剖麻雀”的细致态度梳理问题清单,找准问题症结。在此基础上,立足学习教育整改整治组职能职责,督促财政、政务服务等部门,第一时间将此问题纳入党工委班子学习教育集中整治台账,推动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以及整治措施等,并要求限期完成整改销号。目前,财政部门已修订园区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该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 在减材料基础上,我们要求财政部门同步优化流程,将原先部门、基金公司、财政三级审核程序减化为部门、财政二级审核,同时,督促落实省、市资金兑现公示程序改革要求,变前置公示为后置信息公开,进一步压缩了资金兑付时间。”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人表示,现在仅改革资金公示这一环节,企业申报资金的时间就缩短了3个工作日,再加审核流程重塑,申报时间总体压缩40%以上,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了。
下一步,该区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发挥“企业点题、部门承办、纪检监督”联动工作机制,紧盯企业办事痛点堵点,找准监督切入口,着力解决政务服务、行政审批、涉企检查以及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切实以有力有效监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园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破障清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