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3850 发布时间:2020-02-12 15:16:47 |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落实到纪检监察具体工作中,对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政治监督、开展精准监督、创新监督和加强日常监督作出了部署。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聚焦监督职责,提高监督效能?这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在突出政治监督上聚焦、在盯紧关键少数上发力、在强化日常监督上用功,以高质量监督促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突出政治监督上聚焦。全会公报指出,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就是“两个维护”。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政治监督中来思考、谋划、推进,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政治监督,增强政治担当,始终做“两个维护”的坚定捍卫者,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协助党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要自觉担负起政治监督职责,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党政领导防控责任,保障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执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在盯紧“关键少数”上发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纪委监委实现对所有党组织、党员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统筹运用监督力量不能搞大水“漫灌”,必须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精准“滴灌”,只有这样,监督才更加精准和更有震慑力。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善于从“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入手,围绕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推动监督制度化、常态化。要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监督渠道,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认真研究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点位,特别是当前疫情防控期间,要科学精准施策、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要以强监督促强监管,督促卫生健康、交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构筑严密防线,以严明的纪律管好“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
在强化日常监督上用功。监督工作重在日常,贵在长与常。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日常监督管理,我们要坚持不懈探索强化监督职能,不断完善监督体系,着力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的监督体系,推动监督工作延伸到每个领域、每个角落。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和当前正在开展的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创新监督方式,贯通运用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和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织密织牢“监督网”,强化日常监督,以扎实有效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细,切实使铁纪铁规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者:青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