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归档日期:2019-11-18
孝肃之风,驰而不息——程力
浏览次数:5070 发布时间:2016-06-13 17:08:47

——包公精神在千年后的传承与发扬

东至县纪委、监察局 程力

孝肃者,包孝肃公也。在池州,没有人不知道孝肃街和包公井,更不会不知道这是为纪念包公而设立的。包公曾在池州知事一年,更是留下了一支后人在池州繁衍生息。我作为新时代的池州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基层纪检人,习总书记视察河南兰考时对纪检干部争做现代“铁包公”的勉励一直萦绕在心头,铭记在心上。《千年包公》纪录片在此时顺时而生,给予我全面了解、学习包公及其精神的宝贵机会,新一代党中央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和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与千年前包公精神的不谋而合,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何为包公精神,由包公故里(今合肥肥东县)镌刻的“包公精神传后世,忠孝廉义育后人”可知,包公精神即为“忠孝廉义”四字。忠者,忠于职守。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包公始终尽忠职守,心系天下,任监察御史时不畏权贵“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权知一方时以民为本,爱民惜民,造福一方。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尤是如此。旧时父母至亲去世,须守孝三年以为孝道,而包公因至孝在刚考中进士正要大展宏图之时不仅辞官赡养父母,更是在父母去世后守孝五年方才重登仕途。父亲包令仪和恩师刘筠对包公的谆谆教诲铸就了包公一生清心直道、铁面无私的高尚品性,正是良好的师承家传,使得包公成为了名扬当朝和后世的直臣,而包公也在家训中严禁后人贪赃枉法,有违者“生不得归本家,死不得入大茔”。这彰显了家庭是我们国家文化的根,家风是我们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便是在我自己的结婚喜宴上,父亲和岳父也不约而同的教诲我和妻子“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臭名昭著的“父子局长”(宿州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张治淮及其子宿州市国土资源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原局长张冬受)就是最好的反例,这正是中纪委网站开设“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的用意所在。

公生明,廉生威。我们自幼便听过“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在我们印象中,似乎包青天便该是影视剧中那黑脸眉心一弯月牙的扮样,而《千年包公》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包公,一个白面书生、慈眉善目却令人望而生畏的包公。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白面书生的包公之所以被人们强加了黑脸,是因为包公铁面无私、廉洁奉公的形象深入人心。虽不像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断案如神,但“断牛舌案”、“匿金案”、“不持一砚归”等真实故事无不表现出包公清正廉明的高贵节操,“包弹”的称号更表现了包公不畏权贵的坚韧品性。今日看来,包公正是秉承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做人做官,坚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务实精神谋事成业,方能成为令皇帝倚重、令生民敬仰的能臣好官,这恰与习总书记去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相得益彰。

无论是艺术创作的“包公赔情”亦或是史实中的包公打舅,都展现了包公铁面无私、惩恶不避亲的形象。千年前的包公就曾因皇帝降内旨私赦犯人而上书请绝内降以维持法度,这与今日党中央将依法治国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谋而合,也对新时期各级纪检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治“四风”、惩治腐败工作中,我们应当敢于唱“黑脸”,勇于做“包公”,发扬包公公正、廉洁、无私、不畏难的精神,剑指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自去年以来,我党自上而下开展了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表现了我党惜民爱民的亲民情节,这与包公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如出一辙。“陈州折变”体现了包公体恤百姓的爱民惜民情怀,而我党通过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完善纠正“四风”和防治腐败的长效机制,以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正如片中所说,包公是人们心中对清正廉明、公平正义向往的寄托所在,他的神化包含了历代百姓对能官廉吏的憧憬。在今日,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们应当继承百姓对包公的向往之情,延续和发扬包公孝肃、清心治本、直道处世之风,为人孝悌、为官廉明、为民爱惜之道,从包公精神中汲取反腐智慧,继往开来,争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忠于职守的现代“铁包公”!

主办单位 :中共池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池州市监察委员会 皖ICP备14011161号-1 站点地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市委大楼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01号

手机版

微信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