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归档日期:2019-11-18
《千年包公》观后感——冯德利
浏览次数:4767 发布时间:2016-06-14 10:25:45

池州市国税局  冯德利

一、清心直道品 纯正家风出

古城庐州,今之合肥,洗尽岁月铅华,还原于今人眼前的,是那古朴敦厚的城墙和平实厚重的文化遗存。包公,置身于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宛如一缕古典的清风,抑或一曲悠扬的古调,款款而来。顺着纪录片《千年包公》的镜头,我得以识见那个叫作小包村的村落,感受到作为包公后人所秉持的自信和荣耀感。

关于包公,有着诸多妇孺皆知的故事与传说,在人们心里,他已不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普通公务员,即便是一名高官,也已褪尽其应有的平凡之色,而是集众多期盼与理想的化身,成了穿越千年的精神寄托。这,便是包公,百姓心中的一尊神灵。

世上的神,都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的。而对于包公这样神一般的人物,却有着与其后来种种传奇相呼应的成长基础,这就是家风。这是包公之所以成为包公所特有的家风传承。

好的家风,可锻造清风般的品格。现代人对于家风的认识可能有所弱化,但这种环境的影响是客观的,甚至于是决定性的。好的家风,不一定要求都是书香世家,但对于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则是共通的,即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也一定知道廉明乃为官之本、仁孝乃百善之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年包公》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有着良好家风传承的青年才俊,从包拯自幼“挺然若成人,不为狎戏”的成长经历中不难看出,包公自觉修身、严于律己的品格由来已久。放眼当下,我们又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样的精神呢?

管窥见豹,一叶知秋。包公的青少年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从他像个小大人似的拒赴富人宴即可略见一斑。那时,他寄住在一处僧舍,每天上学都要从一户富人家门前经过。或许是出于对包公勤学聪慧的喜爱,更或者是对青年学子的关心,富人发出邀请,宴请包公和一位李姓同学。这在一般人眼里,无疑是很受用的待遇,李同学就表现得很兴奋,乐滋滋地意欲相邀前行。但包公却不为所动,只是默默地写他的文章、看他的书。看那李同学一脸失望和不解,包公平静地说,我们今天发奋读书,就要想到他日考取功名做官之时,今天接受了富人宴请,他日为官乡里又怎么和他们打交道呢?

这种自小就表现出的成熟与谨廉之风,与他一贯所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包公的父亲包令仪就是一位政府官员,在包公很小时就告诫他,唯有勤奋读书才能报效国家,唯有做到忠孝廉才是治心之本、为官之道。如果说忠、廉之追求,体现了仕途上的人生目标,而对于孝,则完全局限于一家之隅。纵观包公的一生,孝的本色与对于忠、廉的追求一脉相承,他把对母亲的爱与尊重,和他日后为官时对百姓的关心厚爱融为了一体,视百姓为亲人,待百姓如父母。正是这种仁爱之心常存,才使他自觉做到清心、爱民、廉洁、忠义,才显得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并能够一以贯之。

包公的孝行,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善待双亲,用今人标准而论,则是以牺牲巨大的政治生命为代价。母亲不愿随他去外地任职,他便毅然辞官,这一辞就是10年,欧阳修赞叹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于今人的启迪作用在于,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必然家风正、行为端,长此以往,必定有助于塑造清正廉明之政治品格。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心”是对道德的要求,“直道”则是为官为政的哲学,包公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将镜头前移,我们能够看到他受到父亲包令仪从政生涯的耳濡目染,从小就懂得报效国家的人生大义。往后,便是与恩师刘筠的相互支持与共勉。这些外在的因素,对于包公精神品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更是后人应该学习借鉴之处。

包公身已远去,而其精神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江淮大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心中。不只是他的故乡小包村的村民感到这份荣光,我们岂能不感同身受这份闪耀的历史文明呢?在感喟凭吊怀念尊崇等多种情感的交叉之中,我们享受到亘古不变的精神馈赠,那就是从千年之外拂面而来的一股清风,无时不涤荡着我们的心田。这股清风,便是出于纯正家风所造就的清心直道品格,其价值历久弥新。

 二、黑脸观正义 任法去私为

 谈中国文化,绕不开京戏;提京戏,必少不了包公。自幼就对唱戏不感兴趣,却总能从长辈们的言谈中听到关于包公的戏码。纪录片《千年包公》多次呈现戏曲中的包公形象,黑面,肃穆,额头必有标志性的月牙记。而历史中的真实包公则是一介白面书生。尽管“肖像满天下,讹传叹失真,刚方不在貌,冠玉自惊人”,包公在真实生活里,面貌和善,但这与他生性耿直、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的秉性并无冲突。话虽如此,而何以后人总是有意无意间经过艺术包装后,把他变成一个黑脸形象呢?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二十多前年,这句唱词红遍中国,到哪都能听到小孩或大人随口哼哼几句。这里的“包青天”就是包公,但又不是历史中的包公,而是汇聚了众多期盼与理想的精神之化身,成了后人理想中公平正义的代言人,已经由百姓的生活中逐渐被拨离开来,上升到超凡并具有无限能力的神明之身。这时,面貌不再只是生活的符号,不再无所谓,而必然按照百姓内心的意愿凝结而成。于是,“铁面”形象深深地在百姓心里扎下根来,“黑脸”则是最贴切的暗喻符号。

我们不必为了学习他的精神品格,而刻意去把脸蛋弄黑,重点是学习他的内在品格,学习他“在其位,谋其政”应然而然的职业操守。在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身为言官,职位不高,但责任重大,仗义执言不可或缺。虽然言官有进谏进言之职责,但依然有很大的进退取舍余地,对于特别敏感的对象和现象,进言就意味着得罪人,甚至于得罪皇帝。放在今天,一定会被讥笑为不谙世故,不懂人情事理。诚然,处理工作关系非常复杂而微妙,不能一味地就工作而论工作,完全不顾及社会伦理、文化传统等因素,但包公之所以是包公,他的公而忘私、刚正不阿,是一般人学不来的。而这,正是我们应该从中有所启迪和思考之处。

“公生明,廉生威”,在包公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被同僚冠以“包弹”的外号,可见其弹劾力度之大、频度之高,令不法者胆寒,让逾矩者心戚。可又为什么在人才鼎盛、君子满朝的宋仁宗时代,他能脱颖而出并安然无恙呢?任法去私使然也。因为“去私”,他才敢“七弹王逵”,为正义赢得最后胜利。因为“去私”,他才敢“唾面皇帝”,迫使皇亲国戚张尧佐黯然辞官而去。因为“去私”,他才得以临难受命,接手无人敢碰的“冷清案”,任其案情如何复杂,只因“去私”,他才能做到无视于皇权的高悬,才能做到冷静地断案。

“任法去私”当然是对执法者的要求,于现代意义而言,更是作为党员干部应当谨记和遵守的自我要求。然而身在社会环境下,不能无视亲情、友情、爱情等因素的存在,不能无视各种诱惑的干扰。诸如此等情形下,能否妥善处置“任法”与“情感”之间的冲突,能否正确把握“任法”与“利诱”之间的平衡,小细节将决定能否守得住初心。面对诱惑和干扰,内心必定起伏甚至于焦灼,或生疑,或愁闷,或迷茫,何以定心?唯有“任法”之理念和“去私”之品格,才能立于百变之中而不乱,才能拨开迷雾守真理。于此,包公堪称一面镜子,令后人敬仰,让我们敬佩。

在这样的镜子面前,可能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时过境迁,时代、环境、文化皆不同,何以遵照?然则非也,以历史为镜,固然不一定非得照搬模仿,但可以照见短长,相对之下,现代公职人员面对历史之镜,更应当保持虔敬之心。前面有着那么多的前车之鉴,我们又为何不有一点明鉴之觉呢?

包公是铁面无私的,同时也在一些人的脑海里留下不知变通、不谙世故的印象。当今社会,我们正步入法治时代,包公的“任法去私”正是当下最应当弘扬的为政之品。勿庸讳言,我们的法治道路还很漫长、曲折,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弘扬包公精神,并以之为镜,是重塑精神动力。历史钩沉,沧桑巨变,而我们依然能够坦然面对这面历史之境,在无痕无迹之中,我们是否感受到了来自千年之外的精神洗礼呢?

 三、民本所归处 丰碑心中留

 包公是北宋仁宗年间的一名官员,且是好官、清官,不仅民间认为如此,而且史家亦持此种共识。但在广大百姓看来,包公不只是一个好官,他已经具备了神的品格,千百年来,形成了亦官亦神的形象,扎根在了人们心里。想那仁宗一朝,可谓群星灿烂,如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轼、沈括、司马光等群臣,个个都是才华横溢,并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一页。而与包公相比,谁都又似乎无法与之比拟,因为谁都不能在百姓心里被供上神龛的尊位。

正是因为他把百姓放在心里,百姓才自然而然地把他供在了神龛上。时至今日,这种神一般的尊崇,在民间依然流传甚广。在杭州,一座不起眼的包公庙,香火连绵不绝,守庙人每天供奉的只是一杯清水,在她看来,只有清水才最符合包公的秉性,而这种清水般的官品、人品,不仅仅是百姓所期盼的,更是法治谨廉的社会治理体系所要求的。

回望过去,穿越千年去探究包公及其所处的年代,注定没有标准和唯一的答案,分别呈现于百姓口授心传和史书记载的,就是两个样子的包公。在百姓口口相传的包公故事里,一定蕴含着真实的包公形象,但这是不够的,真实历史中的包公固然是为民请命、以民为本的好官、清官,但还不足以表达百姓对于“包青天”的企盼之情。于是,被赋予神力的包公应运而生。

在百姓眼里,包公刚正不阿,公正廉明,更重要的是如神般的断案能力。或许是出于故事传播的需要,也或许是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理想追求,于是,一个“日断阳、夜断阴”的神被塑造出来。在那个年代,冤假错案一定少不了,百姓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一个能够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横空出世。这样的老爷不仅能断案,还要有爱民、亲民的情怀,要有刚正不阿的品性。这些,正好在包公的身上得到印证,于是,一些本来就没有的“故事”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像“箭垛”似的归集到包公身上。

包公能够被百姓塑造成这样的“箭垛”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本身就有的清廉、爱民的秉性使然。有了这种磁性般的基础,才使人们万千心愿归一处。“清廉”与“爱民”宛如一车之两轮,两者互为印证、互为因果,在真实历史中的包公身上,两者更是彰显无遗。

史书关于包公断案的记载并不多,并不像民间传说中,但凡关于包公的故事总离不开扑朔迷离的案情。实际上,包公并非神探,但他有一股子为民请命、亲民爱民、公正廉明的情怀。这样的情怀,古往今来都是百姓的期盼,也是当下为官执政的内在要求。而要做到这本该就有的,难,真的很难,无怪乎有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因为难能,所以可贵。包公在其任上,留下了抛砚沉江的故事,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清廉品质可见一斑。在其任上多处留下的“包公井”遗存,足以见证包公关注民生、亲民爱民的典范。就像片中所述的那座石碑,曾任开封府长官的包公本应留名于此,却因为后来触摸其名的人太多,而被抹掉了姓名直至留下一处凹糟。这种下意识之中的触摸,就是民本所归之处的心愿所指,虽名不在碑上,却有口皆碑,其美名、品格和神韵,均已经深深刻在了百姓心中为其树立的历史丰碑上了。

主办单位 :中共池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池州市监察委员会 皖ICP备14011161号-1 站点地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市委大楼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01号

手机版

微信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