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归档日期:2019-11-18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织干部职工收看《千年包公》
浏览次数:7305 发布时间:2016-06-14 10:56:41

自5月25日晚至27日晚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连续三天播放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三天来,我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及时收看,认真思考,并部署每人撰写一篇观后感或影评。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用真实的历史和深刻的剖析,为观众还原了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包公。两袖清风、执法如山的伟岸形象给我局党员职工带来了思想上的激荡,也对每个人规范言行起到了警钟长鸣的成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又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千百年来,包公成为了清正廉明的象征和公平正义的化身,深受百姓爱戴,甚至留下了“有口皆碑”的美传。人们称赞一个清廉正派、品行端正的官员,便称他为“包青天”;称赞一名公正无私、执法如山的官员,则为“铁包公”。时至今日,包公精神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对当下、将来的领导干部为人、为官之道,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在第一集《清心直道》中阐述了包拯之所以能够始终坚持严格自律,终成一代忠臣贤良的表率,根本原因在于良好的家风环境。从小耳濡目染士大夫情怀和勤奋好学的包拯,志存高远,长期磨炼,自觉修身,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奠定了坚持的人格信仰,做人做事循规蹈矩,做官也就遵纪守法。而且在教育自己的家人子女上,又形成了独具特色、倍受敬仰的孝肃家风。由此可见,为官清廉还是贪腐,与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引导身边人清心寡欲,无欲则刚。

在包拯看来,法律必须是公正无私的体现。公平是法的灵魂,执法人员只有去除私心私利才能做到执法公正,才能问心无愧,进而心中无畏。第二集《铁面无私》里叙说了“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外甥有理打得舅”的史实,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自家舅舅,包拯从未有退缩避让的念头。特色别是弹劾王逵、张尧佐这些重臣国戚,包拯做到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以大无畏的决心,不惜“唾溅帝面”犯颜直谏,坚持了真理,坚持了公义,人送绰号“包弹”,甚至当时的朝廷中还会以一名官员有没有被“包弹”来作为评价好坏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对于违反规定的用人用权用钱现象,作为负有纪检监察工作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就应当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敢于提出切合实际的反对意见,敢于对决策者提出警示,不能屈于压力,更不能碍于人情,在纪律和原则面前,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都要做到如包公一般——“色正芒寒”。

包公铁面执法不徇私情,看似无情,其实却饱含着对老百姓最深厚的感情。《以民为本》——第三集的主题,点出了包拯为官之道和做人之本。因为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他有着深刻的民本思想,所以他能体恤百姓,不论在哪里做官,都会为当地百姓打下甘甜的水井,以满足群众日常生活之需。同样,有关包公的传说也就在那一方水土上永远流传,无论是巧断“牛舌案”、“匿金案”,还是“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这些历史故事,无一不说明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对贪官污吏铁面无私,对百姓却心怀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来,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里。

由此及彼,作为从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公职人员,我们每天要做的就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如何将城市管理工作做到群众满意,让良好的市容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这是我们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应有之义。结合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须牢记宗旨意识和历史责任,以党章党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主办单位 :中共池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池州市监察委员会 皖ICP备14011161号-1 站点地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市委大楼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01号

手机版

微信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微权力
“监督一点通”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