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站在精神的高地
观看《千年包公》有感
青阳中学 王立明
光影闪烁讲述着千年前包公的言行,清心直道铸就了千年后不朽的丰碑。寂然冥思,不觉有所感:教育应站在精神的高地。而这教育是广义的,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包公的成长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是家风、家教养成了他的品格。所谓“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家教”就是孩子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包公正是耳濡目染他父亲的品行,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自己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不能说不重视,然而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否定孩子的一切。对于孩子的理想,品行,人格我们重视不够。以至成人后问题暴露,如屡见报端的毒熊、弑师、弑母等案件。
一个人的品格形成和信仰的确立,不是在他成年以后,而是在他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孩子从能认知世界开始,就接受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自己对身边人和事的看法,学会处理与身边的人和事的关系,这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自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忽略了对孩子精神思想的教育,孩子就难以确立是非对错的观念,不懂规矩,没有自律意识。而这个时期的教育不仅是父母说什么,更是做什么,是身教。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作为父母的都渴盼孩子成为国家栋梁,可是如果孩子都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又如何能肩负国之重任呢?而成人的源头在家风、家教。
而能使包公一生刚正不阿的不竭动力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他汲取了前圣的忠君爱民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他一生行事的准则,也成就了他千古芳名。一样读圣贤书者众,而更多的看见的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反观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我们只关注如何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而不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对他更远的未来人生的影响。我们都明白决定我们人生的不只是今天的成绩,更是我们所具有的品格。
在包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他人是刘筠。他在任庐州知州时,发现并十分赏识包公。而他本人也是正直之士,深受包公的敬佩。这种社会的认同对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期的包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没有这样的认同,而是遭到质疑,一再的否定,那么包公会不会感到迷茫困惑呢? 这里刘筠无疑是一个社会符号,他代表着社会对这种品格的认同。当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与社会格格不入时,人们就会反思教育,怀疑教育,因为人必须要适应社会。当家人教之以诚,社会报之以诈;当学校教之以真,社会回之以伪。一傅众咻,何以成化?可见,社会教育在精神上的引领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瑞忠直,罢官而休。包公精神,全社会共育之。
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所有的一切皆与教育息息相关。需要对教育的重视,而这样的重视需要有更多的《千年包公》供人观看,需要有更多的人去欣赏《千年包公》。